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进入新阶段。村暖花开,天气逐渐变暖,也给其他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除了新冠肺炎,这些春季高发传染病也应该做好防护。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流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冬春季;发病后1~7天均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述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头、流涕、咽、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不适等。
二、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1~14岁为高发年龄,多发于冬春两季;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沭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感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主要症状:出疹前通常有发热、头瓶、咽、器心、全身不适、食欲下隆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1~2天后,皮疹由头面部躯干逐渐向四肢蔓延,部分患者口腔黏膜也会出现;皮疹呈现红色斑丘疹→疱疹之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三、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凡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口、鼻、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常表现为“烧三天疹三天退三天”,即感染后多在发热3~4天后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第一天遍布额面部、颈部,第二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三天手掌、足底也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维持4~7天,随后按之前出疹的顺序逐渐消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四、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俗称痄腮,由思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以冬春季常见,一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喷嚏)和唾液(咬过的东西)传播,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疼、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肿胀多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浙消退。
五、猩红热
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败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主要症状: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C~40℃,畏寒,同时伴咽痛、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
六、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口疼、厌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预防传染病记住这8点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预防重于治疗,如麻疹、水痘、流感等,应按疫苗接种要求进行接种。
2.保持手卫生,使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3.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等排泄物;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需接触,需做有效防护。
5.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37.3℃,伴有咳嗽或咽疼)及时到医院就诊。
6.如确定为传染病,应立刻隔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
7.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8.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合理饮食,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上一条:怀疑诺如病毒感染,需要做检测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