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赌钱游戏 >> 党务之窗 >> 党务要闻 >> 正文

中共青神县委关于加快建设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日期:2023年07月31日  作者:县委办  来源:县委办  点击:[]
分享: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产业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作出明确要求。为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共青神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制造强县主攻方向,在都市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找准定位

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在做强先进制造业。青神正处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重大机遇的关键期,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大抓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引领青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两山’转化”发展路径,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突出强园区、延链条、育主体、重创新、促协同,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工业兴省、制造强市贡献青神力量。

(二)方向路径。锚定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目标任务,聚焦制造强县主攻方向,优先发展先进机械制造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壮大竹、医药、日化等重点产业,加快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建强园区。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强化园区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做强链条。紧盯机械制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的优质项目。育强主体。聚焦“专精特新”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精做强和集群发展。增强创新。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动青神制造在行业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加强协同。深度融入全市“1+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中提升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27年,制造强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0%,基本建成功能独特、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0%。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高于全市水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0%,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30%。融合发展成效显现,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75%,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占服务业比重超过25%,新型工业化对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牵引作用明显提升。

到2035年,建成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强县和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三次产业能级全面跃升,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二、突出全链构建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

(四)夯实机械制造产业基础。巩固传动件、减速器、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生产传统优势,补齐工业机器人轴承、数控机床导轨、动力电池托盘等精密铸件生产短板,抓紧填补有色金属铸造、一体冲压铸造等高端铸造领域空白。加快金属3D打印、精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高档数控机床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研发,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视觉引导系统、顶置直燃式烘干机、多功能铣榫数控木工机床等关键技术,推动小型压缩机、工业机器人、农牧环保装备、数控木工机床等成套装备行业领先。2027年,铸造、机加和成套设备等机械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五)推进表面处理产业聚集。发挥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牌照唯一、功能独特优势,扩大以金属表面处理为核心的军工电子、航空航天等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招引一批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领域高附加值企业,重点突破激光电镀、离子镀、精密研磨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研发,填补热镀锌、镀硬铬等空白镀种。2027年,表面处理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六)强化都市圈产业协同。瞄准锂电、光伏、化工新材料行业风口,配套发展锂电硬质合金刀具,锂电池涂布烘干设备,智能支架、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光伏产品,“国产替代”防静电包装材料,鼓励传统金属熔炼企业工艺升级,承接通威等光伏头部企业硅料熔炼提纯业务。积极布局储能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卫星遥感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融入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

三、注重高附加值做优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竹、医药、日化产业

(七)放大竹产业特色优势。聚焦竹纤维全价利用,加快建设斑布健康竹产业园二期,做优竹浆造纸、吸水材料等竹纤维特色产品,提高竹材生物质精炼技术开发、“以竹代塑”产品研发水平,引进竹纸包装、竹餐具、生物质肥料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全球领先的竹纤维全价利用基地。加快竹编机械化装备进程,促进竹产品规模化生产。2027年,竹产业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八)积极布局现代医药产业。聚焦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建设彩虹健康产业园,积极引进特医食品等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推动传统医药产业向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延伸,打造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医药生产和销售基地。2027年,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九)推动日化产业提质增效。紧盯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建设立白智能家居产业园,引进绿色日化、洗护用品个性化定制等生产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建立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和酶制剂研发实验室,推动民众日化、立捷富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中高端日化产品生产基地。2027年,日化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

四、促进三次产业协同融合,加快布局新产业新赛道

(十)推进服务业同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公、铁、水”协同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引育龙头物流主体,加强仓储、冷链、烘干等设施建设,推动企业大宗货运和寄递物流成本显著下降。加快天眉乐高速(青神段)、G245(经开区段)、岷江航运码头和港口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速S103、S307城区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成眉S13市域铁路向青神延伸,加密成眉乐高铁对开班次。加快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并行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大力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加快建设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用好沿岷江3500亩旅游建设用地,高标准建设青神湖旅游度假区。依托两万亩生态平湖,做活水上旅游经营,积极举办各类水上运动赛事活动。加快建设东坡文化重要承载地,做好中岩景区和汉阳古镇保护开发,提升红色西山、苏母祠、国际竹艺城等服务水平,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多元消费供给,全面融入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

(十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发展,引导柑橘、竹制品、腌腊制品等市场主体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引进重庆毛毛虫集团等电商服务企业,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成艺大学专业优势和师生资源,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承接成都都市圈数字文创外溢产能,引进传媒影视、创意设计、游戏娱乐等数字文创企业60家以上,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引导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每年改造提升智能化生产车间4个以上,用好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通用零部件制造业节点,推动日解析量达200万次以上。2027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十二)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示范区为引领,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升改造,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做强柑橘、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稳定生猪产业。支持竹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拓展乡村休闲、康养、研学等产业新业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五、聚焦“专精特新”引育优质企业,强化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

(十三)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坚持“扬优势、重周边、小而精”招引原则,主动承接都市圈产业备份转移,整合金茂源、德恩精工、四川丹甫三家上市企业上下游链条资源,重点招引单位面积产值高、单个企业产值大的“镇园之宝”。依托斑布、立白、彩虹园区招引高附加值企业。力争每年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低于20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不低于2个。2027年,引进工业项目3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5家。

(十四)培优育强市场主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先进制造业企业倍增计划、“贡嘎培优”计划、“珠峰攀登”计划。支持环龙新材料主板上市,梯度培育彩虹制药、众鑫盛农牧机械等潜力企业上市融资。2027年,新培育上市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

(十五)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突出“成都研发+青神转化”,支持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立飞地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搭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创建国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促进行业绿色升级。实施“硕博兴青”行动,深化“市管县用、县招企(院)用”模式,做实机械产业研究院和竹产业研究院。2027年,新培育国省级创新平台3个、新增绿色工厂6家。

六、强化资源拓展和政策配套,凝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十六)高标准建强工业园区。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巩固四川青神经开区扩区基础,发挥工业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着力建设主导产业鲜明、资源利用高效、创新活力迸发、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工业园区。严格把控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积极腾退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加强四川青神经开区管委会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十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提高“一网通办”水平,持续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大力开展“降本增效、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千方百计为企业降低物流、人工、管理成本。务实高效办好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等本土展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文博会等全国性展会,不断增强“青神制造”品牌影响力。

(十八)完善扶持政策和要素保障。精准制定务实管用的激励政策,重点扶持企业“智改数转”、技术迭代、扩能升级。用好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和工业企业小额贷款分险基金等普惠金融工具,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依托成艺大学教育资源,打造“校育县用”产教联盟,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推动产学研用贯通融合。实施“青神优才卡”制度,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完善招工引才租购并举与货币补贴的安居保障体系。

(十九)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持续深化党政正职“三个跑遍”,建立县领导牵头、部门负责的产业推进机制,以“清单制+责任制”推进目标任务落实。完善结果导向考评激励机制,鲜明“政治过硬、实干实绩、群众公认”导向,注重在产业发展主战场培养、检验和选拔干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浓厚氛围。

上一条:青神县委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条:全县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