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9号建议答复的函

  
日期:2018年10月10日  作者:青神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来源:青神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点击:[]
分享: 

杨帆委员:

你提出的《建立真脱贫、脱真贫长效机制的建议》(第19号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你长期以来对扶贫移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你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安排专人深入乡镇部门调研,局长王超专题组织相关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青神县不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省级贫困村。2015年底,青神县精准识别“回头看”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02户10212人,2016年全县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7年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系统现有人员4006户9652人。

一、落实干部引领,凝聚社会扶贫力量

结合贫困村发展需求和产业特点,落实32名县级领导、26个县级部门、26名第一书记、52名驻村干部继续帮扶26个已退出的市级贫困村,1593名干部实现对40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全覆盖帮扶。多次开展公益活动,全县65户非公企业投入750万资金通过产业带动、资金帮扶、解决就业、技能培训和捐资助学等形式开展扶贫活动,确保965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以问题为导向,抓实精准扶贫

结合脱贫攻坚督查走访工作,驻村干部即时更新帮扶动态,督查人员即时查看帮扶情况,帮扶干部再根据贫困户信息,因户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精准编制22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从政策层面明确,对已脱贫对象持续扶持,建立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机制,确保脱贫对象稳定脱贫。

三、突出产业就业发展,支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持续增效

(一)积极探索“股权量化”扶贫模式,去年以来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28万,分别在高台乡百家池村、汉阳镇新路村、罗波乡小溪村和西坝村、西龙镇马槽寺村实施椪柑、马克斗、春见等杂柑种植和生猪生态养殖股权量化收益分红项目,贫困户转为股东,转为专合社长期务工人员,全县251户537名贫困户实现每人年增收3000多元,吸纳贫困户就地就业160余人。

(二)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新“电商+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合作社(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和“线上展示、订种订养、入乡体验”的营销模式,从事椪柑、竹制品、林下鸡等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新增了产业就业和淘宝网店铺运营维护等工作岗位,带动6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电商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三)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德恩机械、西龙纸业、彩虹药业等工业企业共吸纳贫困群众就业937人。开发230个保洁保绿农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每月1104元。为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积极推行金融扶贫,县财政注入风险金300万元,为23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80.2万元。

四、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

创新六种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南城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引进业主共流转土地面积4200亩。二是集体股权量化分红模式,高台乡百家池村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清产核资22.33万元,全部量化到人。三是盘活集体资产模式,白果乡罗湾村利用撤乡并镇遗留资产,引入社会资金打造商业综合体。四是集体资源开发模式,汉阳镇新路村利用村荒滩荒地集中打造“水岸果香”湿地公园,拓展农业功能带动村级集体发展。五是兴办经济实体模式,瑞峰镇尖山村村委利用社会捐赠资金,依托本村“竹海”资源,成立尖山村竹片加工厂,一年收益近10万元。六是入股实体创收模式,西龙镇万沟村成立了青神县茶语原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坝子镇安家坝村利用“小母牛”项目,资金入股专合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全县将建成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村13个,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村59个,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9个,集体经济空白村控制在20%以内。

青神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2018年6月22日

上一条:青神县农业和畜牧局对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0号提案答复的函

下一条:青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县政协第九届第三次会议第62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