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县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第38号建议答复的函

  
日期:2018年10月10日  来源:县住建局  点击:[]
分享: 

刘旭明、涂丽红、张永跃、李仕兵、刘其光、吕亚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水、文、景上下功夫,实现城市品质提升的建议》收悉,答复如下:

一、关于“用活水”

《青神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对中心城区水系进行了相应的布局。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水系结构方面,形成“三湖六河”的水系结构。其中三湖分别位于竹艺城(水面面积5.4公顷)、鱼姻公园(青神湖)(水面面积3.8公顷)和唤鱼公园(水面面积2.3公顷);六河由西到东分别指思濛河、石板堰、鸿化堰、护城河、青衣河、岷江。沿河设置公共绿地或防护绿地。

(二)水系利用方面,岷江为航道水域,终年可通行300吨级船舶。景观水域包括鸿化堰、青绘河、护城河等流经城区的河流,以及位于竹艺城、鱼姻公园和唤鱼公园的湖泊。

(三)水域特色方面,基于青神竹文化特色,连通城区内各水体,打造竹形水系。

(四)引水工程和水位控制方面,规划青绘河在岷江季时坝上游取水,与鸿化堰一起为城区提供景观用水。分别在鸿化堰、青绘河等水系上游进入城区和出城区处设水闸,防止岷江水倒灌。北片区建设中将结合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引江入城,打造青神湖和青绘湖,更多的提供滨水休闲空间。

二、关于“注入魂”

(一)按照《青神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布局:北部为甘家沟蚕丛农桑文化区,将修建蚕丛大庙;南部为竹编文创区,将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已经建成竹林湿地、国际竹艺中心、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将更好的弘扬竹文化发展我县竹产业;西部为红色旅游区,将继续完善红色西山功能配套,彰显红色文化;东部结合中岩寺,打造东坡文化城。

(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充分融入东坡文化、蚕丛文化、竹文化和红色文化,体现青神特色,注重文化传承。目前打造的唤鱼公园就很好的融入了东坡贤母文化和东坡初恋文化。在绿化搭配上采取“竹+1+n”的模式,充分体现竹文化。在城市规划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以文化墙、雕塑群等形式展现我县特色,根据《“一河一堰”综合改造专项规划》对鸿化堰和护城河进行改造,结合老城墙和古街打造文化一条街,在条件成熟时,恢复“仙池映月”和“古阁清风”等底蕴厚重的青神“老八景”,提升城市人文景观。

三、关于“做足景”

(一)城区景观风貌的总体定位。中心城区整体风貌定位为“半城山水半城竹”,将城市建设与周边的环境资源充分融合,凸显竹文化特色。

(二)景观系统结构。形成“三轴、六区、多点辉映”的景观结构。

三轴:指沿岷江西岸的滨江景观轴,锦绣大道——青衣大道景观轴,沿鸿化堰河眉青公路的竹乡风情景观轴。

六区:指中心城区北部的新城现代景观区,老城风貌景观区,青衣大道以北的滨江生态景观区,包括高铁站和红色西山在内的西龙休闲景观区,县城南部的竹艺配套特色景观区,以及眉青路以西的现代产业景观区。

多点辉映:由城市门户和景观节点构成具有鲜明形象特征及文化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构筑物,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入口,设计融入竹文化要素。

(三)建筑高度引导。中心城区的建筑以多层、小高层为主,城市中心和其他重要干道交叉点设置高层建筑区,滨水地带建筑以低层和多层为主,河道转折点和桥头等重要地段,可局部点缀小高层点式塔楼。低层和多层建筑宜采用坡屋顶,达到全城建筑风貌的变化统一。

(四)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目标,开展增绿添彩活动(竹+1+N:以竹为主,搭配一种主要植物,再加上多种其他植物),增加街头小品和夜景亮化装饰,实现绿满青神、景满青神。

(五)近期项目。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按照“一心两片三带一镇”(“一心”:县城;“两片”:城南绿化建设片、城北防护林片;“三带”:思蒙河滨河段绿化带、成乐高速青神出口西连接线绿化带,金牛河绿化带;“一镇”:竹艺小镇)进行建设布局。建设总规模5500亩及绿满青神国土营造林建设,包括城南思蒙河花乔基地、城北防护林片营造林等9个项目,突出翠竹掩映、春花秋色、多彩森林、特色小镇为主的景观功能。唤鱼公园项目,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设计,占地约600亩,打造为净水调蓄、防洪排涝、健康休闲、文创旅游一体的滨水开放空间。

四、关于“建新城”

逐步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建议中蓉岸春涛和虎渡横舟景观因岷江航电工程虎渡溪电站建设暂时无法实施恢复打造,条件成熟时根据“蓉岸春涛”、“虎渡横舟”等区域景观优势打造滨江休闲度假区。

感谢你们对住建工作的关心和理解,我们将不断努力,全面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全县群众满意度。

 

青神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8年8月30日

上一条:青神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县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第38号建议答复的函

下一条:青神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县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第34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