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赌钱游戏 >> 认识青神 >> 人文史志 >> 青神人文 >> 正文

我是星华“土记者”

  
日期:2018年02月21日  作者:宋秀蓉  来源:县党史县志办  点击:[]
分享: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的脑海里有些事情淡忘了。然而多年来,为三线工厂从事新闻报道的经历仍记忆犹新。46年前初冬季节,我与同伴们来到地处四川省青神县境内的709厂,被分配在党委宣传部当上一名播音员和新闻干事,从此与“星华厂”共命运,开始了我当山沟沟“土记者”的生涯。

我们所说的709厂,正式名称国营星华仪器厂,工厂代号867厂,邮箱号709信箱。或许是因为叫着方便,约定成俗就叫709了。巧的是,工厂也是在1970年9月开始兴建的。

乐为“星华”鼓与呼,是我默默立下的诺言,并以实际行动去付诸实施。我所在的工厂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我是1971年11月从夹江被招收进来的,那年工厂从夹江、洪雅、乐山等地招收了100个学工。我们刚来的时候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创业初期住的是干打垒房子,喝的是田沟里的水,点的是煤油灯,那时年轻的我们不知什么叫苦和累,有的是创业者的自豪和欢欣。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厂子里白天热火朝天,晚上 灯火通明。我为这一幅幅动人的劳动场面和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所感动。我每天放完广播,就带上小本本,深入生产第一线采访。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协助编写每日一期的《战地快报》。那时的工作条件只能是刻钢板油印。当那一条条鲜活的新闻报道送到车间班组,见到大伙儿争抢着看后,我感到欢欣和喜悦,这似乎减轻了大家的劳累。也锻炼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我能在预热广播机器的短短时间里,将采写的内容赶写成稿件,正点在“本厂自办节目”里播出。深受职工欢迎和赞赏。从此称我“小记者”比叫“小宋”的要多很多。

为了做一个称职的“记者”,我刻苦钻研写作知识,很快能独立承担播音和新闻稿件的采访、编辑。工厂为了培养我,也多次送我到新闻单位参加通讯员培训,使我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多次得到青神县委宣传部,青神县广电局《青神报》同道和师长们的指导。从1983年始,我担任了工厂专职新闻干事,如何提高“星华厂”的知名度和介绍星华产品,宣传企业的正能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1983年6月2日,我对外报道的第一篇稿件“柳清华被部评为先进技安员”,在《四川工人日报》刊发,更增添了我作好企业“土记者”的信心和勇气,我根据企业转变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努力调整产品结构的实践,采写了《从“跑部钱进”到“赶场赚钱”》一文,在《四川日报》、《军工报》、《中国电子报》等发表。提升了企业的形象。2000年,我厂成都分厂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该厂距总厂有100多公里,为了及时报道劳模风采,在得知他评为劳模的第一时间里,我挎上相机,忍着晕车的不适,一路风尘,赶至该分厂采访,连夜赶回厂写稿,赶在五一劳动节当日,在《眉山日报》及《四川工人日报》刊登,使我们三线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颂扬。多年来,我先后采写报道了我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伯敏,“全国劳动模范”宋斌,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杨林;省新长征突击手郭志川;“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中银质奖章获得者郑强;乐山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陈泽安”;眉山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杨林”、杨海顺等人的先进事迹,和为“神舟五号“保驾的”工程技术人员周英亮的新闻特写。在星华“土记者”的工作生涯里,共采写了消息、通讯、特写等约一百多万字,发稿近2000篇,当标有“星华仪器厂”字样画了红框框(为了在阅报栏里醒目)的搞件出现在工厂阅报栏里,当听到职工们说:“我们厂又上报了”的时候,几多艰辛与劳顿便化作烟云,无限喜悦和自豪涌上心头。

1994年,由于工作需要,我担任了厂党委工作部长。党委工作部包括了宣传、组织、纪办、党委办等口的工作。工作范围大多了,但我依然没有放下笔,特别是对企业党员的宣传。我采写了通讯《弄潮中的堡垒》刊登在《四川党的建设》和《军工报》、《中国电子报》上;根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撰写了论文《困难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之我见》发表在《眉山日报》上;在保先教育活动中,有一个党支部为患病职工捐款,有一名老党员为大家修路。为此,采写了“人间自由真情在”、“石阶上的印痕”、“由观任长霞所想到的”等宣传成果分别在《四川工人报》、《眉山日报》和《蚕丝故里》等报刊上发表,为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尽了自己绵薄之力。

三线建设是首诗,一首壮丽的诗;三线建设是曲歌,一曲豪迈的歌;我从18岁一直干到到55岁(2008年)退休, 38年间,笔写春秋,直抒胸臆,呈现三线人的风采,撰刻三线人的品质。我骄傲,我记录和见证了那段长长的如歌岁月;我自豪,我是星华“土记者”,我为三线企业的我的工厂做了许多许多的鼓与呼……

上一条:让我再看你一眼

下一条:回忆我在三线单位工作的日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