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神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围绕“绿满青神”目标定位,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修复,筑牢生态屏障,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绘就靓丽生态底色
(一)管护网格化。创新“一长三员”(林长+监管员+护林员十警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林长总指挥,部门“大合唱”的工作格局,推行县、乡、村林长制体系,引导公众支持、监督、践行林长制。今年以来,全县共设立三级林长165人,共开展巡林1072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4个,形成护林网格110个,制作林长制公示牌42块。
(二)监督精细化。建立巡护人员数据库,分乡镇(街道)组织集中培训,结合巡护计划下达、巡护事件上报、异常情况处理等程序,使用巡护系统APP对巡护人员履职实行实时化管理,对森林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巡护质量。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共组织护林员集中培训15次,培训人次达200余人,全县护林员在熊猫护林员APP的上线率达85%以上。
(三)宣传立体化。结合农村传统集市、乡村振兴走访等时机,走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点对点,面对面进行林业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山区群众爱林护林的意识。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出动大喇叭宣传车10余辆,开展“敲门行动”2次。
二、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推动城乡绿色发展
(一)抓营造林促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县级集中义务植树活动,并广泛宣传动员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乡镇(街道)结合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实际,深入挂联乡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快推进乡村绿化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23年,全县完成营造林1.55万亩,义务植树30万株。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小镇3个,市级森林小镇6个。
(二)抓特色竹产业促产业振兴。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强化竹产业特色产业建设,指导基层党组织带头引导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竹产业,盘活林地资源,深入瑞峰镇、白果乡等地开展“斑布1号”“斑布2号”等良种种植技术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2023年全县林业综合产值达90.6亿元,其中竹产业综合产值达80亿元,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4个,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抓结对帮扶促乡村振兴。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第一要务,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各帮扶单位党支部与联系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2023年引导农户利用乡村道路、林盘绿地植竹绿化,发展“竹+茶”“竹+果”“竹+花”等立体生态模式,用活萤火虫等特色资源,积极开展以东坡文化、竹文化、茶文化为主题的旅行、展览等活动,带动农户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一)开展督查普查工作。成立林草湿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督查工作实施方案,梳理运用过往林业经营活动、林业工程建设、林地占用征收等资料。完成林草湿外来物种普查第一轮外业调查,踏查面积3.35万亩,调查线路35条。设置样地24个,样方239个,样线3条。截至目前,共核查森林督查图斑73个,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种类33种,其中31种外来入侵植物,2种外来入侵动物。
(二)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会同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2024清风行动”,对各餐馆、酒店、集贸市场、花鸟市场、古玩、中药材等场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的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车辆15辆,执法人员5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检查经营单位34家,均未发现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情况。
(三)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持续推行“林长+监管员+护林员十警员”协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破坏林地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件,其中擅自野外用火案件2起、滥砍滥伐林木案件2起、非法狩猎案件1起,案件查处率和结案率均达100%,形成打击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