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焕发新生机,成为了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生动实例。
近日,在中岩风景区内,青神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多种珍稀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细致记录。近年来,在该景区已发现了梓叶槭、华重楼、福建观音座莲、白及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这些珍稀植物在青神县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我们会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有黄叶、枯萎等现象会及时清理,避免病害扩散。此外,保持基质湿润是关键,定期浇水也是促进其生长的重要措施。”青神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付贵介绍。
同时,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活化石”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中岩寺及附近山谷内已生生不息上亿年,成为了青神县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标志。
除了珍稀植物,青神县的鸟类多样性也显著增加。青神县政协书画摄影协会会员谭永忠表示,这十年来,他在县域内共计拍摄到了100余种鸟类,照片累计有10万余张。
全球仅存数量不足1000只的青头潜鸭在青竹街道桥楼村现身,成为了我县生物多样性的又一亮点。此外,上千只白鹭、夜鹭和赤鹭在国际竹艺城景区翩跹起舞,鹰鴞、凤头鹰和红嘴蓝鹊等各种珍稀鸟类也在中岩景区聚集。
更令人欣喜的是,青神县还十分注重萤火虫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已发现萤火虫聚栖地11处,品种多达11个,如三叶虫萤、巨窗萤、青神萤等,成为了该县新晋的“网红代言人”。
夜晚时分,这些萤火虫在田野间闪烁,为青神县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青神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我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方面的持续努力。近年来,青神县从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环境修复工作,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截至目前,2024年青神县PM2.5平均浓度为25.7μg/m?,同比下降18.2%。同时,青神县还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严格重点涉水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检查,全域系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等措施,使得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我能感受到身边的自然环境在慢慢变好,比如一些曾经很少见的小鸟,现在都能在公园里看到它们的身影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而且明显能看到政府也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给各种生物提供了更好的栖息环境。”市民王女士说。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青神县专门设立了岷江流域、中岩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栖息地,加大了对桫椤、润楠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和鸢、雀鹰、领角鸮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的保护力度。同时,还严格实施了岷江流域“十年禁捕”政策,在青神岷江长吻鮠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其他天然水域也实行了长期的禁捕政策。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青神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此外,我县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宣传活动,利用媒体、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现在,“保护生物资源、呵护竹里青神”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为营造全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成立工作专班,落实专人负责日常调度,同时,印发《青神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青神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鲁欢告诉记者,青神县与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常年在全县开展系统的、连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摸清底数,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青神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生态环境焕发新生机的实例,充分说明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的重要性。未来,青神县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工作,进一步提升青神县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上一条:青神县扎实推动森林“四库”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