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问卷概况
2016年4月,县教体局在“青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的“政民互动”栏目开设了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共计收到调查问卷199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第1项至第6项,主要是家长在家庭中的角色、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等。
角色是父母的195人,占97.99%;大专以上学历的186人,占93.47%;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有176人,占88.44%;孩子与父母单方生活的60人、占30.15%,与父母共同生活的116人、占58.29%,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23人,占11.56%。
问卷调查涉及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长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工作稳定,对于家庭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单亲照顾和“隔代”监管的现象仍占了约四成。
(二)第7项,您认为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的是?
认为是家庭的168人,占84.42%;认为是学校的22人,占11.06%;认为是社会的7人,占3.52%;认为是其他的2人,占1.01%。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都能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能够促使他们更好的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老师。
(三)第8项,您与您的孩子相处模式?
认为孩子绝对听从家长的4人,占2.01%;较为平等的朋友关系的187人,占93.97%;孩子是“小皇帝”或“小公主”的1人,占0.5%;其他7人,占3.52%。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朋友,是家庭教育正确的方式。但溺爱或“专制”的家长仍有一定的比例。
(四)第9项,在正常的工作日或学习日,您每天花多少时间陪孩子?
1小时以内的18人,占9.05%;1至2小时的86人,占43.22%;2至3小时的49人,占24.62%;3至4小时的21人,占10.55%;4至5小时的8人,占4.02%;5小时以上的17人,占8.54%。
由此可以看出,在正常的工作日或学习日,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增加,人数越来越少,家长有工作忙的客观原因,也有工作之余放松自己身心的主观想法。
(五)第10项,你陪孩子主要是为了?
辅导孩子作业的36人,占14.17%;与孩子沟通交流的173人,占68.11%;监督孩子活动的36人,占14.17%;其他9人,占3.54%。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仍有近三成的家长与孩子相处仅仅是为了辅导作业、监管孩子等,没有真诚地与孩子沟通交流,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六)第11项,孩子犯了错时,您认为哪种方式批评孩子最有效?
认为不打不成才的1人,占0.5%;严厉责骂的4人,占2.01%;语重心长地劝说的63人,占31.66%;提醒暗示的41人,占20.6%;讨论并允许申辩的90人,占45.23%。
俗话说,“小树不修不成材”。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和指导,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由统计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长认识到了凭冲动与急躁教育孩子是无济于事的,仍有极少数的家长对于孩子犯错有过于情绪化的批评。
(七)第12项,在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时,您会?
“向孩子老师请教”的46人,占23.12%;“自己拿主意,慢慢摸索”的39人,占19.6%;“向亲朋好友请教”的32人,占16.08%;“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获取教育经验”的79人,占39.7%;其他的3人,占1.5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得到家庭教育指导、学习、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的学习与培训。
(八)第13项,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关注?
关注“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的60人,占30.15%;“如何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的74人,占37.19%;“如何解决孩子的成长难题”的64人,占32.16%;“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0人;其他1人,占0.5%。
受调查的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如何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如何解决孩子的成长难题等根本问题。
(九)第14项,您对当前家庭教育孩子的效果满意吗?
非常满意的14人,占7.04%;满意的87人,占43.72%;一般的86人,占43.22%;不满意的8人,占4.02%;非常不满意的4人,占2.01%。
对家庭教育的效果,这些高学历的家长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约占一半,家庭教育还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县教体局关工委的主导作用
把家庭教育列入学校年度考核,纳入学校德育的总体规划,认真开展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工作。协调县关工委、县文明办、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职能,加强对家长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有计划地安排“专家”到家长学校授课,丰富家长学校培训内容。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家长学校做到有教室、有教材、有计划、有考核、有档案,抓好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的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三)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针对学生年级和家庭个体差异,着力开展校级、年级、班级和特殊家庭家长培训,重点针对起始年级、毕业年级、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疾儿童、问题儿童等特殊家庭家长培训。
抓实培训内容,提升家长育人素养。通过与专家对话、教师讲解、订阅《父母课堂》、阅读家教书籍、发放校报校刊等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举办家长论坛、现身说教、案例剖析、撰写成长日记和育子故事、亲子书信、书香家庭创建等活动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提升家长育人素养。
(四)增强家校互动合力
建立“学校开放日”。学校每期面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举办亲子活动。学校利用节点举办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庆典活动时,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经历,促进沟通。
发挥现代网络作用。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作用,利用“电话”“短信”“QQ”“博客”“校讯通”等交流平台,向家长传递信息,探讨问题,分享经验。
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每期开展集中家访和个别家访,将教育引向家庭和社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