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高敬、董峻)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决纠正简政放权“不愿”、懒政等行为,严查违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打破部门利益,整合统筹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政策效应。
中央的重大政策能否落实到位?重大建设项目能否顺利推进?财政专项资金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益?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地方和部门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审计情况汇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着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但审计也发现存在措施不到位、资金沉淀、部分项目推进慢等问题。
一边是项目急需资金“解渴”,一边是大量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专家指出,对实体经济来说,财政资金或政府投资基金的资金到位了,还要落实到具体项目或企业中,才是真正发挥出以杠杆作用拉动民间投资的效果。审计发现的资金沉淀,重大项目推进滞后,就代表资金未能有效落实到具体项目和企业,也没有投入实体经济去撬动民间投资,这不仅影响中央稳增长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更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影响财政资金统筹盘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分配中碎片化、部门化、司处化现象比较突出,以及一些专项“小、散”的问题,在源头上限制了财政资金整合;一些现行制度规章与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要求没有及时衔接,基层往往难以突破这些规定进行有效整合,造成“不能作为”;基层“三不敢”,即怕失去专项支持,怕得罪专项主管部门,怕影响专项考核、业绩等不敢整合。
专家建议,在盘活财政资金方面,要在深化跨部门专项清理,从源头上落实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要求,加快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全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以各种借口推诿、阻碍盘活统筹资金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追究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抓好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落地,奖惩并举,对主动作为、工作有力的予以通报表扬,依规将沉淀两年以上的资金收回并调整使用到积极干事创业的地方去,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坚决问责。
同时,一些政府部门顾及部门利益,对手中的权力“不愿”放手,存在简政放权不到位、违规收费、懒政等问题,增加企业负担,成为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的“拦路虎”,导致一些重大项目实施推进缓慢,有的项目严重超期,还有一些项目审批层层过关,影响推进效率。这些都会对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专家提出,要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未按期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实行追责问责。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落地,发挥政策效应,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