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批后公告

  
日期:2017年12月04日  来源:县住建局  点击:[]
分享: 

《中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已于2017年10月27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青神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7年12月4日

《中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

风景名胜区北至瑞峰镇与白果乡镇界,东和南以青神县与乐山市的县界为界,西以瑞峰镇与罗波乡的乡界为界。

风景名胜区面积26.3平方公里。

(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将北至韦家坝、东至沙河坝、西抵乐青路、东至郑家扁,乐青路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区域划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3.9平方公里。含除纳入风景名胜区范围的其他瑞峰镇城镇建设区域、思蒙河与岷江交汇处等区域。

二、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

(一)风景名胜区性质。

以山江林泉为肌底,以历史史迹为主景,以田园风光为补充,是供科普科考、文化探源、观光避暑、民俗体验、休闲养生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二)风景名胜区资源特征。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可概括为“古、清、幽、秀”,以山江林泉为肌底,以历史史迹为主景,以田园风光为补充,风景游赏价值极高,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尤为突出,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开发利用等价值,在四川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资源潜力较大,前景广阔,是保护重要自然和文化遗产,展示祖国大好河山,获取自然和人文知识的重要地区。

三、规划目标

建立风景名胜区内生态保护、风景旅游和居民生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依托外围交通,实现风景名胜区与主、次客源地之间的直达进入交通,进一步改造提升风景名胜区内部的旅游公路网络,开发建设核心景区,建立完善的游览展示系统;提高配套设施满足游人需求的现代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形成以山江林泉为背景,历史史迹为特色,田园风光为补充,以观光、休闲为主要职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四、规划分区与结构

(一)分区。

规划将中岩风景名胜区划分为6个景区(中岩寺景区、瑞峰崖墓景区、岷江景区、天门山景区、红岩沟景区和扯井山景区),1个景观协调区。

1.中岩寺景区。

严格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以历史胜迹为载体,以重现和体验为主要方式,探寻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内涵;以“古”为基调,逐步改善和恢复景区的整体植被环境,形成清幽的游览氛围,在部分地段构成相意境不同的游览环境;利用自然地形形成景区之间的游览环线,扩展游赏空间,展示山林野趣。

2.瑞峰崖墓景区。

严格对瑞峰崖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在组织崖墓群观光游览的基础上,以崖墓群出土文物所展现的汉代场景为载体,突出展示汉代庄园经济文化和家庭日常生活,结合黄桷村的田园风光,为游客提供汉代民俗体验。

3.岷江景区。

严格对岷江水体的保护;恢复岷江古航道,以“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为主题,积极加强与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的联动发展;策划多种可吸引游客参与的体验项目;打造思蒙田园湿地景观;要求岷江航电的建设不得破坏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资源,所有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与岷江航电有关的建设活动需按照相关规定征求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4.天门山景区。

构筑山水游线,提升资源品质,突出展示“西川林泉最佳处”;依托自然山林开展多项户外活动,增加游览形式。

5.红岩沟景区。

整理水系资源,结合周边田园风光打造亲切宜人的山水休闲空间;以“徒步山水间”为主题,完善安全设施,布置徒步线路。

6.扯井山景区。

整治景区植被与水系,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充分依托自然环境,开展登山、健行、踏青、赏景、摄影、科普等生态旅游活动。

(二)结构。

以东西向的岷江为主轴,连接瑞峰崖墓群和中岩寺等2个核心景区,并前后顺延串联其他3个景区形成“一轴两核三点”的结构。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上一条:青神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

下一条:《青神县西龙镇总体规划(2015—2030)》批前公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