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县教育事业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我县教育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教育现状
(一)学校与学生情况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其中幼儿园30所(城区公办园2所、乡镇小学附设幼儿园12所、农村民办园16所),小学12所(单设小学9所、村小2所、民办小学1所),初级中学10所(单设初中9所、民办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校1所,成人社区学院1所,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在校(园)学生共22548人,其中在园幼儿3850人,在校小学生7464人、初中生6117人、普高生3124人、中职生1993人。目前,我县学前一年入园率为82.5%,学前三年入园率为70.3%,3-5岁幼儿毛入园率为70.6%。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职普比为3.9∶6.1。预计到2015年,全县小学在校生约8600人,与现在相比增加1000人左右,而初中在校生大约3700人,与现在相比减少2000人左右。2010年全县小学“五率”、初中“四率”指标如下:项 目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毕业率(%)文盲率(%)小学五率100099.751000.25初中四率1000.1596.7599.7/
(二)教师情况现有公办教职工2377人,其中在职1505人,退休770人,离岗待退102人。在职教师1428人,其中幼儿专任教师29人,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3%;小学专任教师679人,学历合格率99.7%,大专以上学历占91%;初中专任教师432人,学历合格率98.9%,本科以上学历占78.6%;普高专任教师195人,学历合格率94%,研究生学历占1%;中职校专任教师35人,学历合格率48.6%;其他教育机构教师58人,学历均为合格以上。具有副高级职称150人、中级职称634人、初级职称696人。
(三)优质教育资源情况现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级校风示范校3所,市级校风示范校9所;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市优秀教师180余人。2005年,我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试点县”,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青神模式”享誉全国。2007年10月,县政府教育工作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获优秀。2008年,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青神川南农村社区学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2010年,我县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县”。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坚持育人为本,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质量,提升内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县幼教、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立适应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基本构建“战略地位突出、管理体制顺畅、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投入增长、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特色鲜明、整体质量优良、各类教育协调”的新格局。
(二)具体目标
1.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幼儿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9所安全、适用的乡镇中心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入园率90%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85%以上,3-5岁幼儿毛入园率为80%以上。
2.特殊教育。继续采取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保证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同步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普通中小学残疾儿童入学率90%以上。
3.义务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更大提高。小学入学年龄保证为6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六年巩固率99%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99%以上、三年巩固率98%以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课程标准规定学科(含选修课目)考试(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体育课考核合格率95%以上,体质健康达标率90%以上。努力使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良好,抗挫力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人格健全。
4.高中教育。完成第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普高教学质量居于全市中上水平;高中阶段入学率90%以上,中职和普高招生比达到5.2∶4.8,中职在籍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创建省级重点职高1所、省级中职骨干专业1-2个,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学生实训基地1-2个,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
5.成人教育。初步构建以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青壮年非盲率达99%以上,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8%以上;以青神川南农村社区学院为依托,办好成人教育专业2-3个,常年招收500人以上的成人学生就读,继续实施“125”人才培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6.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学科骨干为支撑、学科优秀教师为团队的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全县专任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达3-5个百分点,市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达15-20个百分点,县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达30-35个百分点;中小学校长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提升6-8个百分点达85%以上,小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由现在的29.5%提升到50%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力争达到5%。按编制配备县、乡幼儿园教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科率达50%以上。7.办学条件。加快实施城区教育“23311”工程,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工程项目工程、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改造)校舍10万平方米,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学科仪器设备达到《四川省中小学教学仪器目录》(2007标准)学校不低于50%,所有学校基本达到《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0标准)要求。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育在青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坚持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统筹力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成立青神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一),强化对《规划》实施的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处理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
按照青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人口、生源变化实际,在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按照全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将部分布局不合理,结构不恰当,生源不足,班容量不大的学校,通过调、并、撤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科学合理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城区教育发展,扎实推进城区教育“23311”工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着力实现县域教育结构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形成教育良性发展态势,满足人们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三)健全体制,保障投入,进一步落实法定增长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4%”目标,形成教育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等文件规定,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确保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基金;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对预算中超收部分,优先安排教育拨款,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确保“三个增长”。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做好闲置资产的置换,盘活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四)强化管理,提升素质,进一步优化“三支队伍”
加强教育系统学校行政和机关干部管理,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以专业发展、学历提升和师德建设为重点,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构建现代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切实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和师德修养,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德风尚。加大名师和名校长培养力度,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落实教师工资,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努力改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五)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德育为先,讲求德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讲求实效、遵循规律、创新发展、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基地教育实践为重点,深化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课标学习、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和检测评价体系,扎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六)加强督导,依法治教,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督政、督学并重,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举,综合督导、专项督导、随机督导并行,努力构建和谐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大教育氛围。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推进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各类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健康发展。
附件:1.青神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青神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项目一览表
上一条:关于2016年半年工作情况的通报
下一条:青神县学校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
【关闭】